摘要:太湖县旅游景点(太湖景区景点),关于《太湖县旅游景点(太湖景区景点)》的内容介绍。太湖县旅游景点,以及太湖景区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想去安徽安...
太湖县旅游景点(太湖景区景点),关于《太湖县旅游景点(太湖景区景点)》的内容介绍。
太湖县旅游景点,以及太湖景区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想去安徽安庆游玩,都有哪些景色呢? 安庆那些著名的...
太湖县旅游景点,以及太湖景区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想去安徽安庆游玩,都有哪些景色呢?
安庆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安庆是万里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第一个城市,旧称怀宁,别称宜城。自古被人称为: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安徽之源。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安徽安庆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你有去过吗?
天柱山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
彩虹瀑布
大别山彩虹瀑布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境内,距岳西县城和霍山县城均为34公里,离济广高速六潜段黄尾出口1.5公里,下高速两分钟便可到达景区停车场。大别山彩虹瀑布风景区方圆4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景区特色景点为:梦幻彩虹瀑布和原生态猴河峡谷,还有历经猴河与黄尾河交汇后洪水冲刷而形成的许多河心洲、小岛,从而组成了数千米的山水画廊,因此大别山彩虹瀑布风景区可谓集峡谷、瀑布、丽水、文化为一体的山水景区。
五千米文博馆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景区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入选过“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立体清明上河图、 五千年奇石馆、 老子像、茶马古道馆、 状元楼等,四季皆宜游玩,春天和秋天是最佳的游览季节,建议游玩两天左右。文博园也是太湖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安庆旅游景点有哪些?
1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是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景区共有七大景点,有标志景观最高峰——天柱峰、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刘源扎寨抗元的总关寨、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等胜景,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
天柱山是古皖文化荟萃地。道教尊其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石牛古洞摩崖石刻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
天柱山所处的潜山县是七仙女的故乡,“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更是“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的故乡。境内现仍有三国时大乔、小乔梳妆的胭脂井、孔雀坟及著名的薛家岗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
2迎江寺
迎江寺,原名“万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称“迎江寺”。迎江寺是组古建筑群,为沿江一颗古建筑明珠。数百年来香火奇旺,久盛不衰,僧徒曾达千人。历代名流名宦纷纷莅寺揽胜,吟诗作赋。
迎江寺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建筑在高台上,十分雄伟,为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毗庐殿重檐歇山顶,粘土筒瓦,有发戏、提栈,无斗拱。藏经楼为现代式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是近代寺院建筑。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勒座,上接覆钵、相轮、瓶等,以铜轴相连构成塔刹。
寺内文物珍藏十分丰富,最有价值者为明朝金粉写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 。此经用金水在瓷青纸上写成,赵体楷书,笔法庄重秀逸;经书中有50幅佛像和菩萨度化众生图,画法技术高超,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
3菱湖风景区
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
菱湖曾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太平军三克安庆及著名的安庆保卫战都曾在这里留下遗迹。
菱湖风景区的范围是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
4振风塔
迎江寺雄峙于城东大江之滨。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邑绅阮自华募资重修,殿宇华丽,气势宏伟,为沿江名刹。
该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整体轮廓呈圆锥体形。底层建有宽大的基座,各层塔心室均为八角形。每层皆有腰檐平座,檐下为双抄华拱,出两跳。塔刹由八角形须弥座、园形覆钵、球状五重相轮和葫芦形宝瓶构成。塔内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弥勒佛和五方佛,塔身嵌有砖雕佛像、历史神话故事雕像1000余尊及碑刻54块。
5司空山
司空山风景区位于岳西县城西南70公里处,其渊源于周,开发于汉,盛极于唐。一峰玉立,直指云天。山势雄浑奇秀,景色幽深奇幻;山间云雾缭绕,晨钟暮鼓回旋。汉代,梅福(字子贞)和左慈道长都I/刁隐此山。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银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5048间,下设九庵四寺,司空山一时僧尼云集,香客盈门,盛况空前。
公元577年,佛教禅宗二祖(中华禅宗始祖)慧可大师受达摩,心法护经像南下隐居此山,并在此开宗说法,传衣钵于三祖僧璨,从此,司空山成为中华佛教禅宗之发祥地,在佛教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代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饱览胜景后,写下了飘逸放旷、千古传诵的《避地司空原言怀》、《瀑布》等诗篇,并刻于太白书堂故址后的石壁上。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登高参禅、拜佛祖、访仙踪,遍题诗刻100余处。司空山著名的景观有:二祖禅刹、太白书堂、如来安禅、司空佛光、北岭松风、乌牛古石、南崖瀑布、祖师洞、传衣石、讲经台、应子石等。
6小孤山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
自上而下,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而洞、弥陀阁、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 、御诗碑诸景。上东山险峰,可俯看郎君山与一滴泉。绕山麓行,看海眼,拦江石,龙角石,古生物化石诸景,美不胜收。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诗词楹联数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赏。山上古刹启秀寺供奉有妈祖圣像,是中国长江中唯一一座妈祖庙。
7花亭湖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与皖西南其他景区地域相连、资源相补、人文相缘。境内山清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自然景观清新绚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中众多的岛屿与周围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晖映,相得益彰。
8桐城文庙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春秋时期,即称桐国,唐至德初置县,1996年撤县设市。桐城文化起源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桐城文庙、六尺巷是桐城文化和桐城精神的重要见证。 文庙位于桐城市府广场,始建于元朝延佑初,明清十九次修葺,是元明清以来桐城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
文庙占地3200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由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建筑构成。门楼正面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题书。
9天龙关
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由来是“自古通南一条道,历代兵家争此地”。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天龙关景区内外交通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一应俱全;天龙关景区内古木葱郁,幽谷纵深,飞瀑溅玉,湖光粼粼,也是国家AAA级风景区。
悠长的古皖文化,积淀出天龙关厚重的人文底蕴。千古绝唱的《天仙配》,象征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爱故事的《孔雀东南飞》无不令人叹之、趋之。天龙关景区有灌木林海、百亩栗园、千亩竹海、花开四季、奇石幽谷、山涧古泉、飞瀑成群,有周初古战场,英王陈玉成的跃马寨,清代古民居,道光年间大石缸,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地,这里还是央视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外景拍摄基地。
10孔城
相传自三国吴将吕蒙屯兵筑城于此而得名。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67.22平方公里,辖24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人,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荣获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安庆市文明乡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安庆市小康乡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孔城老街座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街道南北走向,全长2公里,有主街一条,横街两条,另有三巷一弄,总面积17万平方米。
安庆市太湖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有花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千年文博园、赵河汤湾温泉、西风洞。古迹有三国魏修筑的乐成堡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金盆包、舟地和荣家包、吴河、王家墩、余墩、白鹭窝和阮家咀、牛包岭、柳河、王畈、墩上等新石器遗址。宗教场所有狮子山二祖禅堂(国家级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汉代海会寺(省级重点寺观)、晋代修的佛图寺、唐代建的西风禅寺等。
文化 知识
太湖目录[隐藏]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简介
生态特征
形态描述
太湖大桥
特色活动
旅游景点
【台湾省金门太湖】太湖景点介绍
县情概览
行政区划
乡镇简介
历史文化
地理资源
太湖名人
名优特产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简介
生态特征
形态描述
太湖大桥
特色活动
旅游景点
【台湾省金门太湖】 太湖景点介绍
县情概览行政区划乡镇简介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太湖名人名优特产
太湖卫星影像
[编辑本段]【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编辑本段]太湖简介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古称震泽、具区、笠泽。湖区属于江苏省。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太湖鼋头渚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1]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洞庭西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画,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编辑本段]生态特征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6种,隶属15目24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有54种。
[编辑本段]形态描述
为太湖流域第一大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又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岸形态,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以湖岸计算的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太湖中现有51个岛屿,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太湖水域面积约为3159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编辑本段]太湖大桥
1994年10月25日,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今天正式通车。
太湖大桥东起苏州吴中区胥口渔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经长沙、叶山两岛,由3座特大桥组成,全长4308米,181孔,桥面宽12米。桥体简捷明快,轻巧新颖,富有时代感,与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条飞舞的银链,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蜿蜒起伏。
这项浩大的工程,是江苏省苏州市原县级市吴县自筹资金1亿多元,经过近千名建设大军两年奋战完成的。大桥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西山诸岛的交通,实现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桥的夙愿,而且将为开发和利用太湖自然资源和发挥地理优势,加快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尽快建成环太湖旅游经济区,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本段]特色活动
太湖旅游度假区节庆活动
极限运动项目:已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第二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亚洲极限运动精英赛、第三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全国摩托车锦标赛等几项重大赛事。活动内容有难度、速度攀岩、U型台及街市障碍轮滑、滑板、小轮车、皮艇球、水上摩托、摩托艇、沙滩排球、滑水等项目。
9月举办隆重的太湖捕捞节,利用太湖现有的众多游船,让游客出湖捕鱼,自娱自乐。
"三宝"为主要特色的太湖美食节及湖鲜一条街"湖鲜节"。
"卡丁车"(室外)竞赛。
还有各式各有的本地风土人情!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苏州园林 无锡影视城 灵山大佛 永慧寺 统一嘉园 玄阳洞 碧云洞 禹王庙 白马庙 罗汉寺 西山风景区
三元文化遗址 龙头渚自然公园 太湖仙岛 万佛塔 五女墓 小王山摩崖石刻 圣恩寺 蠡园 太湖鼋头渚
[编辑本段]【台湾省金门太湖】
金门太湖是台湾省金门县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于1967年建筑完工,该湖占地面积达36公顷,蓄水14公顷,不但是民用水源供应区,也是农民水利灌溉之处。湖心中建有三座小岛,湖畔筑有凉亭,景观非常的幽雅,湖边四种植各式花木,利用环湖公路更可饱览湖光山色,彷如世外桃源,因而成为战地游客最多的胜景。
太湖景点介绍
邓尉山
邓尉山又名光福。香雪海。梅海,是太湖风景区的一大景致。邓尉山也是斜插进太湖的一个半岛,原属江苏吴县,现苏州高新区。相传东汉光武帝时,司徒邓禹隐居于此,他官至太尉,故名邓慰山。邓尉山的梅花似海、似雪,人称“香雪海”。有诗赞曰:“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梅海边上有古刹,名司徒庙。庙中生长着四棵大柏,相传为邓禹所栽。这四棵古柏姿态各异,被分别誉为“清”、“奇”、 “古”、“怪”,则一大奇观。
鑫湖
无锡西南郊的蠡湖,又名五星湖是太湖的一个内湖,因传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曾偕同西施泛舟于此而得名。蠡湖的东北岸,是以水饰景的江南名园——蠡园。蠡园三面临水,亭、廊、堤均傍水而筑,纤巧精致。20世纪初,这里建有“梅埠香雪”、“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枫台顾曲”等八景,以后又建了曲岸枕水的千步长廊,堆砌了盘旋迂回的洞壑假山,使园林的景色更显秀丽的特色。
洞庭东西两山
洞庭东山因在太湖东面而得名。东山的主峰大尖顶是七十二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罗汉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宋塑罗汉像比例适度,容貌各异,造型正确,姿态生动,相传是南宋雕塑名家雷潮夫妇所作,制塑技艺精湛,令人赞赏。轩辕宫面阔三间,进深九檩,雄踞山垣,面临太湖,气势确是磅礴。
[编辑本段]县情概览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行车至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时。全县辖15个乡镇,56万人口,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
太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民风淳厚,文风蔚然,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称。这里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的家乡,著名诗人朱湘、女社会活动家刘王立明、京剧“叶派”创始人叶春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作家石楠、林学专家马大浦等都是太湖籍人。他们成就斐然,声名远播,为家乡添光增色。如今,状元故里,教育昌盛,莘莘学子,遍及四海。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致自古以来闻名遐迩。汉代建的海会寺、三国筑的上格城、晋代修的佛图寺、唐代建的西风禅寺、清代状元赵文楷墓等文化古迹保存完好。国家级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狮子山二祖禅堂正在修建。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刘畈主持召开高干会议旧址胡氏新祠,极具瞻仰意义。赵河汤湾温泉,水温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吨,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可医。位于全县中心腹地的花亭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250平方公里,10万亩水面碧波荡漾,气势磅礴。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四周山峦叠嶂,果木葱笼,是旅游观光、疗养休闲的胜地。
太湖资源丰富,特产众多。这里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牛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安徽省茶叶、板栗、柑桔重点生产县,“天华谷尖”茶为部优产品并获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方竹”粉丝、天华尖封缸酒是省名牌产品,电机、日用细瓷、水松纸、羊毛衫、板栗罐头、李杜茶干、辣红素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出口海外。境内有石英石、紫砂岩、瓷土、铁砂等20多种矿产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县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
全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2004年年末总人口为558187人,其中农业人口504412人。
[编辑本段]乡镇简介
晋熙镇:面积165平方千米,辖34个村、4个居委会,人口7.52万。
徐桥镇:始建于清咸丰初年。面积103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万。
小池镇:位于大别山南麓,古称小池驿。面积126平方千米,辖31个行政村,4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6万。
牛镇镇:位于太湖县城西北24千米。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26个村委会,290个村民小组。2004年,原天桥乡整建制和原黄镇镇严姜村划入。
弥陀镇:面积153平方千米,镇区建成面积达3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86万。
百里镇:位于太湖县西北部,东邻牛镇镇,西接北中镇,南与弥陀镇相靠,北与岳西县治溪、店前二镇毗连。古时是太湖县通往湖北英山县的主要驿站,沿长河而下,至太湖100华里而得名"百里"。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6278户,24894人。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91个自然村庄,278个村民小组。
寺前镇:位于太湖县西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3万余人,辖32个行政村、365个村民小组。
新仓镇:位于太湖县东南部,由原花园乡、新仓镇合并而成。西临县城,东与怀宁,南与望江三县交界。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7.3万,辖38个行政村。
北中镇:位于太湖县西北部。面积182平方千米,38113人,辖42个行政村,473个村民小组。
天华镇:面积188平方千米,8426户,3.27万人,辖39个行政村,357个村民小组。
城西乡:西与宿松相邻,面积87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24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62万人。
汤泉乡:面积124.24平方千米,4610户,1.8万人,辖20个行政村,216个村民组。
江塘乡:位于太湖县西南部,东邻新仓镇,南毗徐桥镇,西与宿松县高岭、河塌两乡接壤,北靠城西乡,面积101平方千米,8382户,37000人,辖23个行政村,310个村民小组。
大石乡:位于太湖县西南部,面积10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辖22个行政村、一个渔业队。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文明古县
太湖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在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上古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太湖左县,即由来于此。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村)。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废龙安郡及东陈县,独存太湖左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湖县,去“左”字,属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县地置青城、荆阳二县,三年后废青城并入荆阳,再一年又废荆阳为太湖,属舒州,县名沿用至今。南宋及明、清,太湖属安庆府。民国时期,属安徽省安庆道、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安庆专区。1949年3月,太湖解放,初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后属安徽省安庆专区,现隶属安庆市。
太湖县治,据《皇明一统志》载,原“居万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带,已为花亭湖淹没区。《太平寰宇记》载:“元嘉未年,以县居山 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县治从此迁到“四面河水回环,群山拱揖”的陆地——今晋熙镇老城所在地。
状元之乡
太湖山川,毓秀钟灵,被誉为状元之乡,文化之邦。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中状元3人,文武进士82人,文武举人342人。元朝元统年间,黄信一殿试第一(状元);清嘉庆元年(1796)和道光九年(1829),赵文楷和李振钧两掇大魁,被钦点状元;嘉庆七年,县一榜得三进士(李振翥、王廷元、李长蓁),被传为佳话;民国初年,出任安徽省长的吕调元,也系前清科举出身。一时真可谓人文鹊起,科甲蝉联。明清时还有不少人,如蔡呈图、李之让、马人龙、王大枢、鲁之裕、石庞等,著作甚丰,影响深远。
民国时期,留学欧、美、日本的有20余人,其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社会活动家的刘王立明和著名诗人朱湘等。建国后,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以及著名的林业学专家马大浦,著名京剧演员和戏曲教育家叶春善,卓有贡献的宋文学史研究专家孔凡礼,后起之秀有著名作家石楠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分布在国内外的太湖籍专家、学者数百人。此外,有不少青年学生在全国高考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有不少的教育、文化、科技工作者在教学、创作、演出、科研以及其他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各种奖励。
太湖民风纯朴而文风昌盛,对教育十分重视,每年高考中,本科达线率一直在安徽省、安庆市名列前茅。
禅宗之源
该县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发祥地。西晋时期就有西域高僧佛图澄来此建寺造塔;公元561年,禅宗二祖慧可,为避灭佛之灾,从少林寺来到花亭湖畔的司空山、狮子山一带,开坛讲道、弘扬佛法,演化出中国禅宗“一花五叶”,史书记载的狮子山二祖面壁参禅的大葫芦石洞,至今仍保存完好;景区内重点寺庙有数十处,如佛图寺、二祖禅堂、西风禅寺、海会寺自古以来都非常有名。九华山双溪寺肉身菩萨——大兴和尚和著名的宗教领袖、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海内外尊称为“活佛”的赵朴初先生都生长在花亭湖畔。
红色热土
太湖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数以千计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巍巍龙山为之骄傲,涓涓长河为之长吟。
1928年,中共太湖支部在甘家沙湾成立,这是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此,太湖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0年,中共太湖县委成立,组织太宿望边界农民在县境内大石岭举行过一次武装暴动。1931年,中共北中区委和北中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开展反土豪、分田地等斗争。1932年,中共河口区委和3个乡的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两次攻克太湖城,第二十八军在政治委员高敬亭的率领下,在太湖凉亭坳(今属岳西)重建,并先后召开3次重要会议,进行了5次重大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太湖虽为山乡僻壤,然而日军并未放过太湖,两次入侵,多次轰炸,使太湖人民深受罹其苦。1938年,国民党部队在县东山头对日军清水师团进行过一次较为激烈的堵击,虽伤亡惨重,但仍未使县城免于沧陷。为领导民众开发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中共太湖中心县委(又称皖中工委)成立,12月中共太湖县委成立。此后在山区成立蕲太英工委、中共蕲宿太工委和中共蕲太英浠边县委,并建立抗日民主“三三制”县级政权——蕲太英浠边军民联合办事处。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皖西一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等领导机关均设在太湖,推动了太湖的革命斗争;特别是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刘畈胡氏宗祠召开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旅长及皖西工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后,太湖革命斗争形势如火如荼,县、区、乡革命政权相继建立,革命截止装日益增强,解放区不断扩大,至1949年2月24日(农历),太湖人民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
[编辑本段]地理资源
[地理位置]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县境,纳羊角河、同义河、薜义河、白沙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花凉亭水库,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皖河,再入长江。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气候条件]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自然资源]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东南是丘陵;县之中部有人工湖—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县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无论山地、丘陵、湖泊,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8.33万亩,有林地面积118.94万亩,其中用材林115.0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2.99万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量43.08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3.79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桕、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太湖县是全省茶叶、生漆、板栗的重点生产县。药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蔓荆子产量居全省之冠,远销几个省。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水獭、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之一。
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已初步探明,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为3000万吨。
县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古代,因其特有的山奇水秀,招来不少的骚人墨客,象李白、解缙、王守仁等都曾留下赞美太湖山水的诗篇。“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是太湖古代的四景,虽然物换星移,旧迹难觅,却令人十分神往。建国后,太湖山水以崭新的姿容出现在人们面前。大别山中第一湖——花亭湖,宛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湖面宽广,岛屿屹立,岸线蜿蜒,山峰层迭;湖周有西风禅寺、佛图寺摩崖石刻、汤湾温泉、月亮湾、狮子崖、龙山、四面尖、赵朴初文化公园等景点,真可谓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于一湖,如今不仅有蓄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之利,也是难得的旅游、疗养和文学创作、地质研究的胜地。
[编辑本段]太湖名人
赵朴初 赵荣声 赵挺 甘信元 孟宪勤 甘莲笙 周幸芳 马大浦 王启富 韦昌颐 马祚德 王甸平 大兴和尚 赵金海 朱益堂 王新华 聂民樵 余泮文 陈荷花 陈家贽 张擎 朱诗卫 叶盛兰 杨占梅 陈发庭 王宜斌 王鲁明 喻成和 祝向荣 杜济舟
金九陔 刘王立明 叶盛章 杨格远 殷翠和 方济宽 何镇中 赵晓宜 蒋振华 石祖留
钱钟书
[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天华谷尖茶 花亭湖鳙鱼 红光栗 白尾银鱼 三元杂交猪 山里货 方竹粉丝 苦荞麦糊 李杜茶干 佳美色素 花亭湖大米 绒毛蟹 薄壳青虾 茶籽油 弥陀生条 花亭湖蜜桔 封缸甜酒 日用瓷器 太湖电机 太湖锅炉,太湖珍珠,太湖珍珠粉 太湖三白
太湖在哪个省份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下游北岸,介于北纬30°09"至30°46"、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省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
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丘陵低山为主;具有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干湿冷暖。辖10个镇、5个乡,2019年末常住人口53.5万人。
扩展资料
太湖县有花亭湖风景区、五千年文博园等国家4A级景区,以及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赵朴初文化公园、狮子山二祖禅堂、佛图寺、海会寺、西风禅寺等景点。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处于沪渝高速太湖收费站西侧。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
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湖县
太湖县旅游景点(太湖景区景点)此文由乐东房产编辑,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qfangchang.com/zhishi/2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