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馆陶周边旅游景点(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关于《馆陶周边旅游景点(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的内容介绍。馆陶周边旅游景点,以及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馆陶周边旅游景点(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关于《馆陶周边旅游景点(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的内容介绍。
馆陶周边旅游景点,以及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离馆陶最近的海边景点是哪 馆陶县位于河北...
馆陶周边旅游景点,以及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离馆陶最近的海边景点是哪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毗邻。下辖4乡4镇277个行政村,总人口27.8万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5950万元。 馆陶县交通便利。106、309国道交汇县城,济(南)馆(陶)高速公路和邯(郸)济(南)铁路贯穿县境。 特色格局凸显。馆陶县已形成了以金凤、陶山等著名市场带动,以鸡蛋、蔬菜和双孢菇为主导产品,养殖业、种植业产业化一条龙的县域特色经济格局。至1999年底,全县蛋鸡存栏达1450万只,人均58只,棚菜种植面积2.5万亩,双孢菇种植面积200万平方米。两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来自两大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去年馆陶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优质双孢菇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该县重点实施了技术嫁接改造,促使工业产品上档次、上名牌。投资2770万元的静电复印纸、表皮生长因子一期工程、黄金酒厂扩建、至灵菌丝四个技改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总投资2.7亿元的轻量涂布纸、表皮生长因子扩建工程、摩洛海亚扩建、洪源纺织二期工程项目正在实施。目前,全县工业已形成造纸、酿酒、制药、黑陶、棉纺、机械、铸造、化工、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300余个品种。其中黄金酒、陶山黑陶、酱包瓜、防盗消音井盖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市场建设如火如荼。馆陶县依托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接壤区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已经发展起来的蛋鸡养殖、棚室蔬菜种殖等优势产业,把建设市场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攻点,投资两亿多元建成了邯郸(馆陶)金凤市场、陶山市场和馆陶商城,配套了七个专业市场,发展了一批“村头市场”。特别是充当龙头的金凤市场运行以来,平均日销售鲜蛋500余吨,蔬菜600多吨,年交易额20亿元,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之一,并被国家计委列入“国家菜篮子工程项目”。 投资环境明显优化。在下大力进行县城改造、筹建市场的同时,该县还修建了文化广场,配套了县级一流水平的广播电视以及通讯邮电等基础设施。此外,该县还下更大力量加强了软环境建设,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的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对外地客商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由于改善了软硬环境,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县城常住人口增加了2万多人,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馆陶县委、县政府又制定了“三年建成全市经济强县、五年建成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这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同时也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该县最近又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县情县况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了更适合馆陶发展的投资环境,建设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
馆陶县的旅游
公主湖湿地公园
公主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水域面积470亩,位于县城规划区中心金凤大道与英才路交叉口西北角。景区设计突出“自然+湿地+人文”特色,以公主湖、广场、展馆为重点,以驸马古渡、黄花故台、“竹仙苑”茶社、“长门赋”诗碑为载体,利用现有地貌和历史遗迹,依托馆陶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游览风景区。
粮画小镇—寿东村
寿东村位于馆陶县西部,距县城3公里,寿东村建成了集加工制作、交流展示、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粮艺文化中心,家家户户开始制作粮食画,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画制作基地,荣获“中国粮食画研究会”称号。寿东村以粮画产业为依托,由粮画工作室、粮画坊、粮画农家餐厅、粮画胡同、午后咖啡屋、荷塘月色、麦秆画工作室、古韵葫芦坊、蛋雕画坊、豆腐坊、酒坊等构架了一处以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开创了乡村游的全新模式。2015年度,馆陶县寿东村被确定为CCTV美丽乡村拍摄基地、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并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村。
黄瓜小镇—翟庄村
翟庄村位于馆陶县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大棚黄瓜,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黄瓜种植专业村,现拥有温室大棚800多个,荣获“中国黄瓜之乡”的美誉,“馆青”牌黄瓜获得全国金奖。这里青砖小巷、曲直交错,农家小院,民风淳朴,自然生态、景色静美,建有黄瓜博物馆、黄瓜大学、黄瓜美容院、黄瓜酒坊、黄瓜食府、黄瓜饮吧,黄瓜主题采摘公园即将对外开放。一个商业业态的黄瓜小镇正在逐渐展现出来。
教育小镇—王桃园村
王桃园村位于馆陶县城北部,距县城20余公里。全村125户,520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先后走出123名大学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王桃园村是自然之赋,也是劳作之美。桃花深处有人家。灼灼桃花,简约村庄,淳朴民风,重教传统,再加上昆虫馆、农耕园、桃园庙、泥巴馆、铁匠铺、织布坊、金榜、光荣牌、学子墙等等,让游客无时无处不感觉到她的古朴高雅与现代唯美。
羊洋花木小镇—李沿村
李沿村位于馆陶县标以南3公里处。全村共110户,419口人,小镇以传统养羊业、花木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养羊产业方面,为实现分散养殖到集中养殖的转变,已建成占地14亩、羊存栏2000只的养羊园区;养羊户和贩羊户自发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活体羊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500只以上。花木产业方面,全村土地即将流转完毕,已种植各类花木550亩,并已打造形成了占地40亩的月季园。按照地缘近、人缘亲的原则,将邻村赵沿村、鲍沿村、尚沿村一并纳入羊洋花木小镇建设总规划,与李沿村一起重点打造。立足村情实际,计划在村东建设占地150亩的原始森林,同时重点谋划实施花鸟鱼虫市场、月季树培育温室、盆景、海棠、金叶榆种植园,空中餐厅、花木客栈、木子居、花坊、儿童游乐园、亲子体验园、垂钓休闲园等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冀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环境最美的农民花博园公园。
杂粮小镇—郭辛庄村
郭辛庄村位于馆陶县城北15公里,永济河贯穿南北。这里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杂粮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和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杂粮小镇。有高低错落、颜色各异的云梯式田园博物馆,多姿多彩的杂粮种植园区,令人神往的高粱迷宫,唤起乡愁的土场,还有高粱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字。古朴的牌坊,独特的勤劳亭、神农广场,凸显了五千年农耕文化,也有杂粮博物馆,在杂粮煎饼铺子品尝杂粮煎饼,在杂粮营养体验中心品尝杂粮营养餐。另外,还组建了骑乘俱乐部,吸引了热爱马术的游客前来体验,建设百鸟馆,喜爱鸟类的孩子大饱眼福。郭辛庄村将成为中国北方杂粮营养体验中心,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基地。
黑小麦农场
馆陶县黑小麦农场位于柴堡镇东广才村,106国道东侧,距县城12公里,东临卫西干渠,林柴线在农场中间通过,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水利条件优越。黑小麦农场建设面积1000亩,主要用来繁育冀紫439黑小麦良种,年可生产黑小麦种子50万公斤。场部位于农场中央,集中建设黑小麦展厅、黑小麦磨坊、餐厅、粮仓、晾晒场等设施,占地6500余平方米。该农场是邯郸东部集品种繁育、示范推广、观光品尝、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文化景点。
卫运河—馆陶段
中国大运河发轫于春秋,建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卫运河是中国大运河通渠较早的一段。卫运河—馆陶段起始于馆陶县徐万仓村,终于山东德州市四女寺镇,县境内河道长52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依河而居,卫运河畔的人们伴随着卫运河的变迁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冀南风情。
王占元宗祠
王占元(1861—1934),字子春,馆陶镇陶西村人,1920年任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省长,1934年病死在天津寓所,后归葬南馆陶镇西。王占元宗祠始建于1915年民国时期,原建筑群为南北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均建于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牌坊、大宫门、过厅、园门、大殿、后殿等建筑。在中轴线两侧为耳房、东西厢房、西小门、西大门、东大门、东小门等建筑。建筑结构严紧,规模宏大,是一座典型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可惜的是,这些古建筑和牌坊在上世纪,多被拆除,1996年夏,因修永济路从院的中央分开。目前,周边均为居民区。王占元宗祠现存宗祠西厢房两座6间,耳房两座2间,现存建筑共8间,南北长29.2米,东西宽8.16米,占地面积约252平方米,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瓦顶脱落,门窗出现裂纹。该宗祠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聊城有什么名胜古迹?
1,光岳楼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的通高和底边长者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它的高度不可超越。600多年来,光岳楼也一直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建筑之一。
2,东昌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聊城的西南市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风景区而过。景区以建于北宋时期的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区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集中体现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山东西部和冀、鲁、豫接壤地区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区。
3,景阳冈旅游区
位于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内有大型龙山文化城遗址。旅游区以武松打虎为主题,沙冈连绵,林荫蔽日,杂草丛生,虎啸声声,一派荒野苍茫景象。
4,姜堤乐园
园内樱花园、猫园、高科技含量的怪屋、欲与趵突争雄的圣泉、始建于宋朝的江北八大盛景之一的依绿园等20多个景区,100余项娱乐设施,气象万千,风光无限,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春季,满园鲜花竞相开放,让人神旷心怡;夏季,泻玉流翠,枝叶间悬挂着一串串鲜艳欲滴的果子,游人可尽情免费品尝。在波澜不惊的大片水面上,梅花桥、铁索桥、方板桥、圆木桥等20余种趣桥各显风采,船移,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尽收眼底。
5,狮子楼旅游区
位于阳谷县古城中心,包括狮子楼和狮子楼旅游城两部分。狮子楼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因水浒英雄武松斗杀西门庆为民除害而名扬四海。狮子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该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宏伟。
6,中国阿胶博物馆
是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出资兴建的国内首家以单品种中药材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出有关阿胶的文物、资料、展品千余件。博物馆共分为十二个展厅,讲述了阿胶的生产、发展的历史以及阿胶在服务于人类健康方面,滋补养生方面的价值,文化内涵丰富;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到许多与自身健康切实相关的滋补养生知识。
7,鳌头矶
坐落在山东省临清市境内的鳌头矶一组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布局严谨、玲珑幽静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大多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建筑群中的“甘堂祠”、“登瀛楼”、“吕祖堂”、“观音阁”等建筑都是你不可错过的景点。,其中的“观音阁”是这里的主体建筑,这座阁楼呈方形分布,飞檐挑角,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古时候的鳌头矶是城内最为繁华的地方,有着“鳌矶凝秀”的美称,也是临清16景之一。
8,冠县梨园
国家AA级景区。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黄河故道上,属兰沃乡辖区。是展示梨文化的自然风景区。这里东汉时期就开始种梨,明清时期所产之梨曾为皇宫贡品,总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于1990年对外开放。
9,高唐文庙
又称李苦禅少年读书处,位于鱼邱湖西北岸。曾名为启圣祠,又名文昌宫,是过去供奉孔子的地方,也是历代的学堂。始建于元至元年间,明洪武三年(1370)、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七年(1742)曾多次重修扩建。主要建筑为大成殿。殿面阔5间,进深4间,占地面积275平方米,为歇山式建筑。顶部正脊前后除用黄绿琉璃瓦砌出3个菱形外,其余均为灰瓦。檐下斗拱,均为装饰性的附件,非承担重力的实拱,明显为清代建筑风格。
馆陶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馆陶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馆陶的公主湖、七一危桥,卫河浮桥,王占元祠堂,滨河公园还有几个地方值得一去,比如38路那里的范筑先纪念馆,东宝村的纪念祠堂,卫河夕照等,很多古迹的。还有九洲商场,联心影院等。
馆陶县公主湖水利风景区被命名为首批河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全省共5家景区被批准为首批省级水利风景区。
公主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馆陶县城西郊,地处青兰高速与106国道交会东南侧。景区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3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0.9平方公里,所依托的水利工程是全县最大的排灌渠道卫西干渠,卫西干渠景观带也是馆陶县公主湖综合休闲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外交通便利,309、106两条国道,青兰、大广两条高速,邯济铁路纵贯东西,东距山东聊城65公里,西距邯郸75公里。
为提高公主湖景区综合质量,促进水工程安全运行,该县累计投资约3.6亿元实施景观改造工程,目前风景区已形成水工程观光区、历史风情文化区、休闲度假区、公主湖观光区以及滨河公园生态保护区等五大功能区,并衍生出集独特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河湖风光、休闲垂钓中心、长堤绿浪、林荫乐园、水上世界等景观,突出“自然+生态+人文”特色,以公主湖、广场、展馆、公园为重点,精心打造了“一渠一湖一公园、两广场、三馆两中心、三岛十四桥”,被该县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水利旅游风景区。
聊城名胜古迹有多少呀
京杭大运河西岸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双街南首,建于清乾隆八年(1734年),原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山陕会馆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坐西面东,南北阔44米,东西深75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等,共计160余间。
孙大石美术馆
孙大石美术馆 位于高唐县城区鱼邱湖北岸。孙大石,又名孙瑛,高唐县河涯孙庄村人,中国著名山水画家。于1982年由孙大石与高唐县人民政府合资修建。占地面积2088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仿古庭院式建筑。灰瓦弧线屋顶,灰蓝色墙基、白色正墙,间以洋红色腰线和房檐,体现了古朴、高雅的建筑风格。馆分东西两院,建有展厅、四层六角一览阁、长廊、碑墙、画室等。一览阁内展放的“天下第一砚”——龙腾巨砚,重11吨,用整块巨石,由5名工艺师历时3年雕成。另外还展有中华百砚、孙大石无偿捐赠的上亿年的鱼化石和古动物化石等文物及半个世纪以来的个人绘画作品、高唐籍著名画家的名品大作。
萧城遗址
位于冠县馆陶镇东南3.5千米处。据记载,此为辽国萧太后为驻兵中原而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筑成,亦称 “歇马城”、“驻马城”。 传为辽兵用头盔装土,一夜夯成,俗称“盔安城”。 因1967年在城内发掘出的明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之墓志铭中有“葬于肖城之源”字样,故又名“肖城”。城为方形,边长1300米,面积169万平方米。四门均系“扭头式”建筑。城墙系土筑,尚存者上宽8米,下宽13米,最高处为13米,坚固如初。城门、箭楼、点将台、饮马井、“万人坑”等遗址尚存。“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长城以南,首屈一指”。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祠
位于冠县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武训祠,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祠后为武训墓。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墓所在位置。1989年6月重修。墓北面为陈列室,展示了武训的生平史迹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马颊河度假村
位于聊城城区西25千米马颊河东岸。始建于1972年, 1998年被山东省林业厅列为生态公益性林场。主要以生态经营为主。2001年5月1日辟为马颊河度假村,并对外开放。总面积181公顷。村内有防护林场、优质品种果园、良种稻田、中华鳖繁育养殖场、观赏鱼繁育场、野菜自然保护地、自然猎场和优质用材树及美化、香化、观赏性树木育苗基地,并栽植江南毛槐、紫荆、红瑞木、紫叶李、西府海堂、榆叶梅等观赏树木20多个品种共20000余株。为完善旅游功能,建造了游泳池、垂钓池、水上餐厅、乡间别墅和宾馆,人工造山11座,建成苗族、客家族、土家族、布依族等4处民族风格景点,添置了摇椅、吊床、秋千等游乐设施,安排了射击、探险等多个参与性游乐项目。已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渡假休闲、民族小吃为一体的游乐场所。
韩氏墓地石刻群
古代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乡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韩允中墓碑和韩国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司。碑身与碑额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宽2.13米、厚0.77米。额上浮雕6条龙,曲折盘绕,层次分明,龙首饰在碑首侧,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额。碑文多有残缺,可辩者有2500余字,书体工整秀劲,波折险峻,有褚体韵致。墓表,位于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圆形,饰仰莲,座方形。八棱柱体上刻有宋绍圣二年的简短文字,记叙了宋代补添神道石刻的经过。石豕,首残,残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于方形基座上,隐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样子。石羊,高0.92米,俯卧在长方形基座上,双角大而弯曲,安祥地注视前方。石马,首尾长2.36米,高1.60米,着鞍辔,雕琢浑朴。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带牵马石俑,头部已残,高1.40米,形象威严,神态逼真。武士俑,头戴冠,双手持剑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颈,双目圆睁,威武庄严。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为显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伟有异于常。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阳冈
位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 “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山神庙: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共3间,建在长30米、宽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庙内塑有武松打虎造像。庙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书法家杨萱庭书写的高3米的 “虎”字碑。虎啸亭:位于景区西部,六角单檐,由徐悲鸿的夫人、书法家廖静文题名。碑林:在山神庙以北。因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故到景阳冈参观旅游的学术界名人大都在此题词、赋诗、作书、绘画。有关人员整理后,刻石立碑。多年积累,碑林渐成规模,到2001年底,有碑刻46碣。武松庙:在北冈之巅。门匾额“武松庙”为赵朴初所书。园内东亭内为武松打虎处碑,西亭内为新铸大钟。大殿系五开间三进深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为武松塑像,像上悬“勋业昭彰”四字匾。墙内饰有国家一级美术师和民间艺术家合作的多幅木质彩刻壁画。“武松打虎”浮雕石像:伫立在山冈前。由著名画家刘继卣创作。象征着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武松精神。“天下第一虎”石:位于景阳冈南部,传为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的化身。“景阳春晓”石:位于景阳冈南端的一块神奇的巨石,它形体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书法家刘艺所书“景阳春晓”四字。2001年,景阳冈被定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
狮子楼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当代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顾颉刚等均有题咏留此。
于2003年10月1日对游客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为位于阳谷县城中心,该景区以《水浒传》《金瓶梅》故事为背景的主题景区,反映宋代民风民俗,占地30亩。主要景点有:王婆茶馆、武大郎家、冷酒馆、纸扎店、西门药店、盐店、绒线铺、绸缎庄、客栈、狮子大酒楼、棋社、戏台、玉皇庙等。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节庆和庙会等活动。日常娱乐项目有山东快书、武大郓哥大街表演、阳谷风情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老年秧歌表演、豫剧团演出、民间杂耍表演、糖人表演、书法表演,工艺品制作表演等。其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形象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景区最大的亮点。
万亩梨园
冠县别称,因种植历史悠久且全县成片梨园达30万亩而得名,尤以韩路、张八寨、邓官屯、刘屯一带著名。兰沃乡韩路村有一“梨树王”,高8米,粗可二人合抱,树冠占地近百平方米,已有330多年的树龄,年产鸭梨达1500余公斤,树型之高大,树龄之古,产量之丰厚,均为全国第一。百年“红子”树,叶似梨,花似桃,果似山楂,十分罕见。另有“八仙聚”、“卧龙树”亦成景观。春暖时节,“堆雪铺玉三千顷,飞甜流香十万家”。每逢清明佳节,冠县都要举办“梨花节”大型观光活动。
马本斋烈士陵园
位于莘县张鲁回族镇南1000米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陵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等。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通道贯穿其中。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重建后的陵园融合古代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庄严、典雅、肃穆。每逢清明节,总有不少人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也曾到此凭吊。该陵园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鲁西北烈士陵园
聊城市境内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亦名丈八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始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约6公顷,南北长740米,东西宽170米。陵园坐北朝南,主要有门楼、纪念塔、纪念室、烈士墓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1957年重建。纪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第二层塔壁镶嵌着8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书写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烈士传略。塔北为3间烈士纪念室,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书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墓23座。
中国运河博物馆
日前,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第一座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山东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落成并投入使用,吸引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目光。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于2004年11月在山东聊城动工建设。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中国是世界上开凿运河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工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该馆的建设对于研究和传承运河文明,弘扬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促进和提升提升运河沿线城市乃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聊城市是受运河文化影响比较早的地区。隋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的西部。元代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该博物馆将系统介绍运河发展史、科技史以及沿岸地区的重要文化面貌和文化内涵,对于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海源阁
海源阁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22万。它与江苏常熟县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翟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上层中间门额上悬挂“海源阁”阳言语匾额一方,为杨以增亲书,额后有杨以增自题跋语。 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杨氏第四代人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及《海源阁书目》计有208300卷有余。另有不载于书目者尚多。
馆陶周边旅游景点(馆陶十大小镇旅游景点)此文由万宁房产编辑,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qfangchang.com/zhishi/2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