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关于《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的内容介绍。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以及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关于《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的内容介绍。
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以及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成都旅游必...
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以及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有一、都江堰、二、青城山、三、锦里古街、四、宽窄巷子、五、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六、武侯祠、七、杜甫草堂、八、文殊院、九、西岭雪山、十、黄龙溪古镇。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青城山锦里古街概述
青城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部,是道教发祥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分为前山、后山两个景区,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道教文化、文物古迹多集中这里,几乎百步就可看到一座宫观,在茂密的植被覆盖下古典而神秘。
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附近,是成都知名的步行商业街,由一大片清末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拥有数量众多的酒吧、餐饮名店,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
成都著名景点
成都著名景点:
1、都江堰
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先进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都江堰地理坐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
2、杜甫草堂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唐代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曾经在草堂创作诗歌240余首。杜甫晚年生活困难,在成都买不起豪宅,只能是朋友给了他几间茅屋,曾写下著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成都杜甫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3、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1961年3月,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
5、金沙遗址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主题陈列《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等5个展厅组成,馆藏文物共2235件(套)。
成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成都是四川省会,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在当地有许多景点值得一去,比如成都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江南馆街遗址、大邑刘氏庄园、成都武侯祠等。1、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折一种旅游景点,是古代诗人杜甫旅居成都时的住处,在这个地方出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因此这个地方可以说文化气息浓郁,值得一览。2、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时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于公元三世纪,至今还在发挥巨大的水利功能,对当地起到了造福安民的作用,站在都江堰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水利方面的无比智慧。3、青城山青城山是道都名山,也是四川省成都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在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不少道教祖师都是在崛起,目前仍有38处遗迹。4、江南馆街遗址江南馆街遗址是在2008年发现的,发掘面积一共有4800平方米,里面包括唐、宋时期的房址、排水渠、铺砖面路等,并且街道主次分明,是成都在唐宋时期的重要实物见证。5、大邑刘氏庄园大邑刘氏庄园是我国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目前拥有2万余件文物和藏品2万余件,并且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一个社会缩影,也成为了不少雕塑家们的雕塑原形之一。6、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诸葛亮的一处胜迹,在1972年重新建设,不仅具有蜀汉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也有各大书法家、名家对诸葛亮的颂扬诗句。
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成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此文由定安房产编辑,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qfangchang.com/zhishi/33121.html